日期:2024/05/27 來源:太原新聞網
博物館里也藏著滿滿高科技,全國科技活動周來臨,山西博物院推出豐富多元的活動,同觀眾與文物科技相約。
作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,山西博物院在2022年被授予科普基地稱號,館藏50多萬件文物,尤以青銅、瓷器、石刻、佛教造像、壁畫等獨具特色,構成了山西博物院歷史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的研究方向和科普特色。
面向青少年,省博開展3場科普活動:5月25日上午,“丹青墨韻話科技”牡丹花韻帆布包制作,讓觀眾更好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花鳥畫所承載的歷史及文化意義;神奇的斗拱讓中國古建實現“裝配式”制造,榫卯的特殊結構也讓斗拱成為中國古建筑屹立千年的黑科技,5月25日下午,中國古建筑黑科技斗拱搭建體驗,以山西古代木結構建筑為藍本,選取斗拱為原型,制作五臺山佛光寺唐代斗拱模型;傳拓以紙和墨為材料,使用一定的特制工具把鑄刻在器物上的文字、圖像、紋飾等拓印在紙上,5月26日,古代的“照相術”傳拓體驗,帶領觀眾體驗神奇。掐絲鏡“宋代藝術之美”體驗課程,面向成人,展示非遺與科技的碰撞,將宋代傳統文化與非遺掐絲技藝相結合,從另一角度彰顯宋朝的起居生活。
在山西青銅博物館,通過各式手工體驗活動感受文物的高科技。5月25日,觀眾可以在“技藝模范”展廳,通過手工制作香皂活動,感悟青銅器“模范”鑄造的神奇;5月26日,在“探幽尋勝”展廳,觀眾可學習臨摹傅山書法作品,并以其中的元素為靈感,設計裝飾一盞創意臺燈。同時,觀眾也可自助體驗“真山正源——傅山書法藝術展”學習手冊、“青銅王國探險記”研學手冊、“吉金煥彩”涂色等。
網站獨享,詳情電詢:0351-7035606